农行2024年业绩领跑同业背后:县域金融正从“战略支点”成长为“增长引擎
WEMONEY研究室
刘双霞
县域金融正从“政策任务”转变为银行业“新增长极”。
我们来看数据:
从市场环境来看,县域用户消费潜力释放,推动零售贷款业务增长;县域财富管理需求崛起,以“县城贵妇”为代表的高净值客群推动理财、保险代销等业务增量。
而大行服务下沉让县域金融市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充分竞争态势。当前,县域金融形成"大行掐尖、城商下乡、农商守攻、村行补缺"的竞争新生态。
透过银行2024年财报,我们看到一个关键趋势:县域正在成为政策导向、市场机制、技术革命的交汇点。
当城市金融陷入同质化竞争时,县域市场凭借差异化的产业形态、未被充分开发的要素资源、以及国家战略的强力托底,正在重构金融业的估值逻辑。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内生能力——这需要金融机构既做“国家战略执行者”,又做“商业逻辑创新者”,更要做“技术革命领跑者”。
以下我们以农行为例展开探讨。
01县域金融:从“战略支点”到“增长引擎”
在2025年金融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农业银行以县域金融为支点,掀起一场城乡价值重构的行业叙事。
2024年,农业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领跑同业。全年实现净利润2827亿元,同比增长4.8%;营业收入7114亿元,同比增长2.3%。
当多数银行困于息差收窄与资产荒时,农行却在县域市场构建起竞争壁垒。翻开农业银行2024年财报,县域金融的权重已从战略布局转化为实打实的业绩支撑。
数据显示,2024年末,农行县域贷款余额达9.85万亿元,占全行境内贷款比重首超40%,增速12.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农行从县域金融获得3492.18亿元收入,增长5.4%,占比提升至49.1%。
在县域金融这片被视作“收入洼地”的市场,农行选择了一条重投入、长周期的道路。5.5万名县域客户经理辛勤奔走在乡村一线,在4万多个行政村聘任“金融村主任”,深度嵌入基层治理网络,将金融服务从“最后一公里”缩短至“最后一百米”。
这种“毛细血管式”的渗透力,让农行在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国家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粮食全产业链贷款突破1万亿元,支持超1500万亩农田升级;出台“高标准农田贷”服务方案,贷款余额243亿元,累计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超1500万亩。专属新产品“粮农e贷”余额972亿元,新增707亿元。
02科技赋能:从“铁军下乡”到“数字下乡”
在过去,县域数字技术应用滞后、信用体系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县域金融的发展。但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县域金融基础设施正迎来变革。
农行通过持续推进农户信息建档、信用村信用户建设,推广“惠农e贷”、“惠农网贷”、“富民贷”等特色产品,扩大涉农小微企业、农户服务覆盖面。
从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末,农行掌上银行月活跃客户数超2.5亿户,其中,掌银乡村版月活跃客户数突破4800万户。其针对农村地区和涉农经营主体的贷款产品“惠农e贷”余额1.4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87亿元,增长37.7%。此外,农行深化智慧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向县域基层延伸,自主研发的“智县”平台已在31省(自治区、直辖市)650县上线使用,助力县域政府履职效能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数字化不是工具的堆砌,而是服务生态的重构。
农行打造的数字乡村平台“农银惠农云”聚焦数字乡村重点领域,打造粮食安全、智慧农业、数字治理、数字富民、数字惠民、美丽乡村等六大涉农场景体系。秉持开放合作理念,积极构建涉农场景合作生态。截至2024年末,“农银惠农云”平台已入驻机构26.4万个,覆盖2,657个县(区),服务客户超650万。这种“产业赋能+金融嵌入”的模式,让农行摆脱了传统存贷汇的竞争红海。
根据农行发布的《中国农业银行“人工智能+”创新实施纲要》显示,到2025年底,实现全行“AI+”规模化应用,构建完备的AI应用能力体系;到2027年中,基本建成八大智慧领域,实现全行“AI+”广泛应用,AI创新实践同业领先;到2029年底,实现全行“AI+”应用广度深度的大拓展,助力银行业智能化及国内AI产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03未来之战:在政策与市场的平衡木上前行
不可忽视的是,县域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风险管控难度大、盈利压力大、同质化竞争激烈、数字化基础薄弱、对政策依赖程度高、人才短缺以及产业支撑不足等。从农行财报中,也能看到县域金融业务面临的压力。2024年,农行县域金融的贷款平均收益率从上年的3.89%降至3.54%,贷款拨备率从4.4%降至4.1%。
不过,县域金融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农行副行长孟范君在业绩发布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洞察:
一是新型客群的不断成熟,农村电商直播、生态旅游、农事体验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农业银行有更多机会与县域乡村新主体新业态相伴成长。
二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包括特别国债、地方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金融需求纳入重点投向,未来农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将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三是“两新”等政策暖风的频吹,县域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乡村旅游等消费潜能被进一步激发,“三农”县域金融市场需求未来可期。
这种结构化调整的背后,是对县域产业升级的前瞻布局—当传统种养殖业增长见顶,新能源、智慧农业等赛道正成为新的价值锚点。
农行的发展实践表明,对于县域金融,单纯依靠政策红利或技术投入难以破局,需通过差异化风控模型、产业生态融合、治理机制创新等系统性方案应对挑战。县域金融发展的方向,并非机械复制城市金融模式,而在于探索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产业协同共生的新型发展范式。
未来,县域金融能否从“政策风口”走向“成熟市场”,关键在于机构能否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市场化生存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
热门
-
宠物殡葬行业兴起引热议,仅2005年至今就有新增注
近年来,随着宠物数量的增长,宠物殡葬行业逐渐兴起。不少宠物主人选择为逝去的宠物举办葬礼,以此表达对宠物的怀念和尊重。然而,这一行为也引发了一...
2025-04-03 13:14 -
解锁清明节经济密码:云祭祀文化创新,乡村露营游活力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既是人们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重要时刻,也是亲近自然、享受春日的契机。在岁月的长河中,清明节的习俗不断演变,从传...
2025-04-03 13:14 -
"异宠"市场兴起需规范引导,全国宠物经济相关企业超
近年来,“异宠”市场在我国迅速兴起,饲养者数量持续增长,市场规模近百亿元。龟、蛇、蜥蜴等爬宠及龙猫、蜜袋鼯等小型哺乳类动物备受青睐。然而,“...
2025-04-03 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