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创新、机遇”2025外企有信心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并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2月24日,财政部举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打好政策“组合拳”。针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多场会议释放了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的信号,擘画了2025年中国经济“路线图”,将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近期,多家跨国公司在采访中表示,需要深化与中国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希望能抓住中国在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巨大机遇,并重申对中国的长期信心。在强调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时,外企高管们认为,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承诺,将有助于营造更加有利的营商环境,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并在外部挑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表示,中国政府为推进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将有助于外国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增强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据悉,该公司的在华业务主要涉及健康智能生活空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智能制造。他认为:“中国不仅是制造业巨头和消费大国,同时也是创新大国,拥有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我们一直在扩大对华投资,近几年已新建18家工厂,松下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和客户服务均已实现本土化。”
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石安(Ian Shih)十分赞赏中国推进对外开放的各项措施,包括深化外商投资改革,“良好的营商环境增强了我们在中国发展的信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当地合作伙伴的需求。”他还表示,“要培育新的优质生产力,就必须提升在华外企的质量和模式。”
德国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全球管委会联席总裁丹尼斯·德普表示:“中国正致力于进一步开放服务业,伴随着这一转变,国际合作、投资和共同发展的机会很多。”
美国智能建筑解决方案提供商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朗智文说,新质生产力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经济模式的变革性转变,以更具活力的增长动力取代以往的增长动力,为更稳健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日前,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该调查面向1798名拥有至少200万美元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企业家,在亚洲、中东、欧洲和美国等10个市场进行。结果显示,90%的受访企业家对未来一年中国的商业前景持乐观态度,最主要的原因是技术进步、商业机会和不断增长的消费趋势等这些整体经济基本面的改善。
在国际审计公司毕马威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2025年全球经济展望》中,强调了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持续重要性,凸显了中国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报告还指出,随着中国加快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外商投资正向高端和服务导向型投资转变。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政策,旨在改善外国投资者的营商环境并放松服务业的市场准入。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望保持稳定,这将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的信心。
热门
-
教育培训行业迎监管风暴 研考信息专项清理启动?
为积极营造清朗健康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研考)网络环境,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近日联合启动了查处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的专项工作。这一行动是...
2024-12-26 17:39 -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绩亮眼,AI产业核心产值将破
预计2024年北京全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2%,提前一年完成北京市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三年实施方案目标,这是在日...
2024-12-26 16:27 -
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同比增长50%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召开的2024年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座谈会上获悉,截至11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同比增长50%...
2024-12-26 15:36